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下调?税局明确!今天起,这些优惠政策统统延长!
日期:2021-02-01 11:32:35 点击:953次
近日!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付广军表示考虑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适度下调!进入2021年了,优惠政策是否继续?2021税务稽查的重点有哪些?郑州注册公司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吧!
01
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将下调?
定了!这些优惠政策延长!
2020年12月14日,在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21年《经济蓝皮书》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,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付广军表示,明年应该继续保持减税降费的势头,下一步考虑增值税继续下调,企业所得税适度下调,至于下调多少,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决定。
2021年《经济蓝皮书》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现场。
付广军分别介绍了2016年以来及2020年1-9月份的减税情况。他提到,“十三五”期间预计减税降费超过7.5万亿,接近7.6万亿,具体看,减税超过4.5万亿,降费3万亿,其中社保方面是2.7万亿。分年看,2016年减税大约9348亿,2017年7655亿,2018年9952亿,2019年2.3万亿,2020年预计超过2.5万亿。
从主要税种来看,2018年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,减税6852.8亿,惠及2.88亿人,人均减税2380元;小微企业减税,2016-2019年减税4067亿;营改增、增值税降率,累计减税超过2.6万亿,其中2019年下调3个百分点,减税大约6060.9亿元。
另外,从民营经济来看,2016年-2019年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减税6213.42亿元。从宏观税负来看,2016-2019年宏观税负变化,税收占GDP的比重2019年比2016年下降1.53个百分点,从宏观税负看税收也是在下降的。
关于2020年1-9月减税情况,付广军介绍,全国新增减税累计超过2万亿,达到20924亿,其中今年出台的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,新增减税降费13659亿元,去年年终出台的政策,今年翘尾新增减税7265亿元,合计20924亿元。今年预计全年减税大约超过2.5万亿元,接近2.6万亿元。
谈及减税降费政策效果,付广军主要提到“一降两增三稳”。
一降是指市场主体的负担持续下降。
税务部门数据显示,2020年前三季度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0.63元,降幅达9.4%。
两增是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,企业经营效率增强。
第三季度到税务部门办理涉税事项的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4.5%,比二季度增速提高17.4%,全国重点企业税源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.9%,增幅较第二季度上升8.1个百分点。
三稳是指就业人数稳步回升,企业投资稳步恢复,发展预期稳步向好。
前三季度,全国重点税源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.5%,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;全国享受研发费用扣除政策的有33万户企业,购进技术设备和高新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5.8%,同时,在税务总局开展的2万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问卷显示,68.6%的企业预计四季度发展趋势向好,比上年年末提高15.9个百分点。
对于未来是否减税、政策如何保持等问题,付广军表示,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没有减税空间。他解释称,税收收入大幅下降,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吃紧,地方财政支出比较困难,因此有些学者说没有减税空间,是按照财政收入和支出配比关系讲的。
不过,付广军认为,减税降费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发展,明年应该继续保持减税降费的势头。他指出,2016年以来,我们减了三大主体税种中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。自1980年以来,世界各国的企业所得税率都在持续下降,1980年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率加权平均数大约是38.84%,2018年下降到23.03%,下降41%,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也从原来的33%下降到25%,近几年没有下调,应该适度下调,幅度不一定太大。他提到,下一步,我们还考虑增值税继续下调,企业所得税应该适度下调,至于下调多少,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决定。
02
这3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2021年12月31日
近期,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咨询:2021年继续执行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?今天就做了一下盘点,快来看看吧!
河北省财政厅获悉,河北财税部门对小规模纳税人“六税两附加”实行50%减征。该政策执行期为3年,自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。
省财政厅、省税务局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各市(含定州、辛集市)、县(市、区)财政局、税务局,雄安新区管委会严格落实相关要求,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0%的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(不含水资源税)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印花税(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)、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(简称“六税两附加”)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已依法享受“六税两附加”其他优惠政策的,可叠加享受此优惠政策
03
2021年开始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
1.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支出税前扣除
化妆品制造或销售、医药制作、饮料制造(不含酒类制造)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%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,超出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烟草行业不支持。
2.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征管职责转划
水土保持补偿费、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、排污权出让收入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划转至税务部门进行征收。
3.进一步优化部分纳税人个税预扣预缴
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。
4.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业作业车辆免征购置税实施新的管理机制
按照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目录》管理。
5.新能源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
必须是列入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的新能源汽车。
6.延续西部大开发政策
满足《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》的企业,企业所得税减按15%税率进行征收,时效为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。
7.小规模纳税人免减政策急速执行
自2021年1月1日起,《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的公告》(2020年第13号)暂继续执行。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,暂继续免征增值税;对其他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,暂继续减按1%征收率征收增值税。
8.《印花税法》即将完成
印花税法主要包含三方面:
一、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纳入法律范围
二、简并税目,降低税率
三、取消许可证照等的印花税税目
9.电子专票全国推行
2020年12月20日,国家税务总局宣布,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扩大到全国,2020年12月21日起正式施行。
10.《民法典》正式施行
2021年1月1日,我国《民法典》正式施行,进入“民法典”时代。
04
2021年税务稽查重点!总局通知:6月30日前,这些行为要小心了!
刚刚,税务总局通知,2021年税务稽查重点是“三假”违法行为!“三假”到底指什么?2021年,哪些企业是重点稽查对象?哪些行业将被严查?
一、2021年将严厉打击“三假”行为
1月13日,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2021年税务稽查的重点是“三假”违法行为。
“三假”涉税违法行为是指,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“假企业”、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“假出口”和不具备条件只为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的“假申报”。
自2018年8月以来,打击“三假”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而当前“三假”案件具有六个方面突出特征:
(1)“空壳企业”成为虚开发票攫取非法利益的主要载体;
(2)“粗暴虚开”成为虚开团伙大肆违法犯罪的主要方式;
(3)“走逃失联”成为不法分子逃避打击的主要方法;
(4)“买单配票”成为目前骗取出口退税的主要手段;
(5)“黄金制品”“软件产品”成为骗税分子谋取不法利益的新型道具;
(6)“虚假申报”成为骗取涉疫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途径。
同时,涉税违法企业在进行罚款等处罚后,还会被记入税收违法“黑名单”用于联合惩戒。
二、2021年,税务重点稽查这些行为!
2021年,税务重点稽查对象是假企业、假出口和假申报。
(1)假企业
假企业指,纳税人为了抽逃资金避税,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地大规模注册“空壳公司”来虚开发票。当违法获利之后,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就失踪,并迁移到其它地区重新换取名称,继续违法行为。
空壳公司多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集中在医药、咨询、服务、劳务、商贸等行业。
通常,空壳公司具有以下特征:
1、设立在具有税收优惠政策地区或者偏远税务监管宽松的地区。
2、组织机构不健全,缺乏必要的工作人员。
3、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,注册时的场所多为租借。
4、有财产,但没有相应的财产记录。
5、没有经营业务或者没有真实的业务。
有些“空壳公司”的业务不符合“三流一致”的条件,有的虽然表面符合,但往来业务却背离基本的原理。例如,某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有大量技术研发费,发票全部来自于税收优惠地区,这一问题被税务机关当做疑点查实后就构成了虚开发票。
企业注销之后,对于经营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,不再追究已注销公司的法律责任,但会继续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,例如、老板,会计等。
企业除了自己不虚开发票外,还应该擦亮眼睛警惕接受虚开发票,因为一旦对方为“假企业”虚开发票,即使我们与对方的业务是真实的,也是不能抵扣进项税的。
(2)假出口
假出口指,没有实际出口业务,采用伪造报关单、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、向黑市购汇冒充出口货款收汇等手段来骗取出口退税。
税务机关通常从单证备案资料切入检查,追索到业务的真实性。
例如,湖北某贸易公司办理出口退税时,税务机关发现,该公司出口业务短期内飞速发展,近而检查单证发现,存在海运提单无收货人信息、货代海运提单明显的PS痕迹等问题,伪造嫌疑很大,最终深入调查核实了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事实。
骗取出口退税风险巨大,奉劝企业不要铤而走险!
(3)假申报
假申报是指,通过申报材料造假等方式,非法获取税收优惠减免,尤其是利用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
2020年,税务与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利用疫情税收优惠进行违法活动的团伙。该家企业以9家公司为平台,利用疫情期间“非接触式”办税便利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,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671份,涉案金额达78亿元。
打击“三假”专项行动在今年6月之后将成为一种常规性的活动,因此,涉及到以上行为的企业,在大数据严监管的体系下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,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
三、2021年,税务重点稽查这些行业!
2021年在打击“三假”企业的基础上,税务机关依旧会实施有计划有安排的税务稽查。从各个迹象分析,2021年税务稽查聚集在以下行业:
一查、建筑企业
二查、医药行业
三缓、电商行业(暂缓)
四备、金融和房地产(备查)
建筑企业主要查延缓确认、延缓申报的问题。
医药行业“空壳公司”和虚开发票行为猖獗,将从整个链条上下游实施核查,主要核查六个方面:
1、费用的真实性;
2、成本的真实性;
3、收入的真实性;
4、票据使用真实性;
5、企业业务真实性。
6、库存商品真实性等
而电商行业发展快,监管环境宽松,乱象行为屡见不鲜,国家税务总局于2020年12月10日,公布了《2020年电子商务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升级完善和运行维护项目中标公告》,预示着电商行业未来必将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目标。主要稽查以下8个方面。
1、虚假库存
2、虚假票据
3、虚假账务
4、虚假收入
5、虚假成本
6、虚假费用
7、虚假利润
8、虚假申报